設為主頁|收藏本站網站首頁|聯係我們

信息中心

政策文件首 頁>信息中心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3-08-13點擊數:6030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件


發改企業(2007)32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經委)、中小企業局(廳、辦):
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為貫徹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做好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中小企業貫徹科學發展觀、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著總體素質不高、增長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工藝和裝備落後,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汙染重。在一些規模經濟要求較高的資源型產業,中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工藝水平落後。如,黑色冶煉及加工行業中小企業數量雖占全部企業的74%,但其總產值規模僅占全行業的 20%;在安全和技術要求較高的采礦業,中小企業占采礦企業的96%;在建材行業,落後工藝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業。服務業中小企業節能減排任務也十分艱巨。如,洗車行業用水浪費、超標排放現象較為突出。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需要廣大中小企業和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也是每個中小企業和職工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迫切要求廣大中小企業從主要依靠數量擴張轉變為更加注重質量提高,從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長轉變為更加注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當前,中小企業在節能減排中也麵臨一些問題,主要是:不少中小企業科學發展、節能減排意識淡薄,思想和認識還不到位;一些企業工藝裝備落後,有些落後生產能力在產業轉移中沒有依法淘汰;節能減排投入不足,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措施缺乏,違規排放現象時有發生;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應用不夠,節能減排中介服務體係還不健全;汙染治理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在產業集聚區內還難以做到統一排放、集中治理等。這些問題迫切需要研究和著力加以解決。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紮實推進中小企業節能減排

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為根本,全麵調動中小企業和職工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依法淘汰落後產能,推廣先進適用節能減排技術,健全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加強企業管理,力爭使中小企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汙染物排放指標以及安全生產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一)廣泛宣傳發動,提高思想認識。結合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增強廣大中小企業和職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各級中小企業部門充分利用信息網和各種媒體,宣傳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方針政策、基本知識和先進經驗,要將節能減排納入年度培訓重點,利用電視、網絡以及集中麵授等方式開展針對中小企業的節能減排相關培訓。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資源警示教育,增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選擇確定若幹節能減排示範單位,宣傳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

(二)淘汰落後產能,控製“兩高”行業發展。嚴格按《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淘汰中小企業中的落後技術、工藝和裝備。對不按期淘汰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予以關閉,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和排汙許可證,依法停止供電。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的相關政策規定。密切關注落後產能轉移趨向,堅決製止落後裝備設施外流,堅決防止以招商引資、產業轉移等形式新增落後生產能力。

(三)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大力推廣共性節能減排技術。針對中小企業特點,加快開發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係。在冶金、有色、石化、化工、電力、煤炭、建材、輕工等重點行業中,鼓勵使用“零排放”技術、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等循環經濟的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和再循環技術,推動企業內循環經濟發展。各類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要將中小企業節能減排作為支持重點,促進中小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推廣使用,提升中小企業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水平。

(四)促進服務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大力鼓勵在信息技術、工程及科學儀器、生物工程、新能源與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新技術等領域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幹意見》,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生產服務業的產業檔次和現代化水平。引導中小企業發展特色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促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

(五)健全節能減排服務體係,探索汙染集中治理模式。組織專家隊伍深入開展節能減排谘詢和診斷,鼓勵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為中小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谘詢,並提供設計、培訓、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選擇若幹地區和機構先行開展試點。完善相關政策,大力發展產業化、社會化、專業化的中小節能減排技術服務機構。對於排放集中、汙染嚴重的產業集聚區,探索集中治理模式,促進公共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設施建設,重點支持一批產業集群環境治理建設項目。支持在產業集群內發展熱處理、電鍍等工藝專業化企業。鼓勵發展生態型工業和生態型工業園區。

(六)引導企業加強管理,夯實節能減排基礎。企業(單位)是節能減排的主體,職工是節能減排的主力軍。中小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節能和環保法律法規及標準,強化管理措施。引導中小企業完善產品質量監測管理製度,加入國際質量認證體係。引導和督促企業依法獲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必須的產品質量資格和許可。加強計量管理,完善計量器具和檢測手段。引導中小企業認真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支持中小企業開展能效水平對標活動。積極幫助職工掌握節能減排技能,不斷提高職工節能減排能力。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節能減排的激勵機製,動員全體員工參與節能減排活動。

三、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一)各級中小企業部門要把節能減排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和各省市節能減排綜合性和全民行動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區實際,抓緊製定本地區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方案,盡快確定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目標、重點和相關措施,加強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協調。

(二)協助研究製定相關政策措施。按照“淘汰一批、升級一批、發展一批”的目標導向,係統研究相應的財稅、價格、信貸、擔保、市場準入標準等方麵的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發揮經濟手段在扶優限劣的作用。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配合,盡快研究探索建立落後產能退出機製,爭取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資金、稅收等方麵的支持。

(三)充分發揮各方麵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有條件的省市可設立節能義務監督員,協助對企業節能減排進行監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各類中介機構的積極作用,開展調研活動,針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開展谘詢診斷、人員培訓等方麵服務。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環保衛生、資源開采、土地使用等方麵的監管。積極開展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各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將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方案、進展情況及聯係人上報我委(中小企業司)。

2007年11月27日

Baidu
map